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

次贷通胀并行 全球经济面临五大风险

次贷危机 开始深化并扩散

IMF认为,世界经济最大风险仍在金融市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动荡将造成近万亿美元损失。

目前危机正从次贷领域向优质房贷、消费信贷、公司信贷等领域蔓延,并演变成全面的信贷紧缩,拖累宏观经济。这反映了银行脆弱的资产状况和资本基础,以及金融创新监管滞后等深层次问题,并意味着危机的影响可能更广、更深、更持久。

虽然摩根士丹利、瑞银等机构近期作出了次贷危机即将见底的判断,但IMF认为,目前金融市场依然面临巨大压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则认为,次贷危机真正结束尚需2至3年时间。因为危机终结必然有赖房市反弹,而从目前数据看,美国房市仍持续恶化。据标普统计,1月份美国大城市房价再创历史最大跌幅,而2月份美国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案例较去年同猛增60%.

另一方面,次贷危机有从美国向其他国家扩散的可能。IMF认为,房价偏高、企业和个人资产状况偏紧的发达国家,以及依赖外资拉动国内投资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较高风险。

不过,也有机构对次贷危机前景表示乐观。瑞银集团发布最新研究报告认为,鉴于美国应对危机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有力,以及美国多数企业盈利状况保持良好,金融市场已经“做好反弹准备”,走出次贷危机指日可待。

但相关措施的有效性尚待观察。一季度,信贷市场紧缩状况缓解有限,美联储降息效应未能有效传导到相关领域,部分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反而有所上升。而财政政策也将在二季度才能开始发挥作用。

受次贷危机影响,一季度全球股市剧烈震荡、全线重挫。据彭博新闻社统计,当季全球股市蒸发掉3.9万亿美元市值。

成熟市场中,美国虽身处次贷风暴中心,但其主要股指季度跌幅相对最小。截至季度末,纽约股市道琼斯、纳斯达克和标准普尔指数累计跌幅分别为7.55%、14.07%和9.92%。而反映欧股走势的重要指标??道琼斯Stoxx600指数当季下跌16%,创1987年以来最大单季跌幅。同期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跌幅则达到18%。

新兴市场方面,亚太市场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显著下跌,MSCI亚太指数跌幅达12%。但受益于商品牛市的拉美股市较为抗跌,MSCI拉美指数上季度仅跌1.92%。.

汇市方面,一季度美元对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比价多次创出新低。欧元对美元汇率接近1比1.6高点,美元对日元汇率则跌破1比100关口 .

衰退 美经济放缓波及全球: IMF预计,今年美国将陷入轻度衰退,经济增长率预计为0.5%。第一季度,美国失业率升至5.1%,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年来最低水平,服务业连续3个月收缩,住房市场持续恶化,信贷紧缩未能有效缓解,金融动荡影响到更深经济层面。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本月初也承认确有衰退风险 .

伯南克预计,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开始发挥作用,美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恢复增长。美国《商业周刊》高级编辑库珀认为,得益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商业管理及央行调控能力增强,美国经济即便出现衰退也将短暂而温和。

但经济衰退导致美国内需下降将使全球贸易出现萎缩,日本、欧盟和一些亚洲经济体的出口将受到严重影响。IMF预计,今年日欧等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预计今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将由去年的2.1%降至1.4%,欧元区也将由2.6%降至1.4%。

日本政府预计,受企业设备投资、工矿业生产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处于停滞状态。日本经济界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更为悲观:次贷危机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性,美元贬值趋势难改,因此日本工矿业生产和出口二季度仍有可能继续恶化。

欧洲经济同样复苏乏力。欧元对美元一季度继续快速升值,一度逼近1比1.6。欧元持续升值导致欧元区1月份贸易逆差再创欧元诞生以来新高。欧洲银行业的次贷损失估计近800亿美元,金融市场陷入信贷紧缩,投资者信心受挫,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之一的投资短期内也难有起色。不过欧元区最大的问题还在于通胀压力。3月份欧元区消费物价指数上涨3.5%,再创欧元启动以来最高纪录;2月份批发物价指数创18个月来最大涨幅,通胀预期加大。欧洲央行迄今仍坚持把控制通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拒绝跟随美联储降息步伐 .

此外,美国为应对危机不断降息,将导致全球宏观调控政策冲突。


通胀 粮油价高企压力加剧 : 美国衰退与次贷危机相结合加剧了全球经济风险,大宗商品市场热钱涌动,投资组合变动和资金无序流动增加,使得全球通胀和金融形势面临更大考验。

IMF称,食品和能源价格持续坚挺造成全球总体通货膨胀加剧趋势。发达国家在经济减速情况下核心通胀率仍然升高,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则更为明显。

对美国来说,美联储不断降息增加流动性、美元贬值、能源食品价格高企将导致美国未来通胀压力骤升。哈佛大学教授罗格夫认为,美国摆脱目前困境后将面临严峻通胀问题。

对欧洲和新兴经济体而言,通胀是目前经济的最大威胁。由于经历此前数年的经济快速增长,过剩产能已充分利用,资源供给压力陡增,以及食品和燃料价格上涨导致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通胀风险。俄罗斯1月份通胀率达12.8%,印度通胀率在3月底超过7%。对新兴经济体而言,应对通胀可能比应对美国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放缓具有更大挑战性。

法国经济学家勒穆瓦纳认为,新兴经济体融入世界带来的低通胀时代已经结束,产业转移带来的通胀抵消因素已经消失。对此西方必须调整相应政策,而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结构转型考验。

贸易 保护主义情绪或升温 美国正值大选年并发生经济减速,欧盟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加上产业转移等因素,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升温,贸易冲突可能性增加,多哈回合多边贸易谈判难以推进。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当全球经济出现问题,贸易保护主义总会抬头。

去年底《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所作的联合民调显示,58%的美国人认为全球化对美国不利。今年2月份,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和奥巴马在一场电视辩论中都认为:如果民主党人当选总统,应考虑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3月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2008年度全国贸易评测报告》,指责62个贸易伙伴对美国出口产品和服务设置壁垒。目前经济民粹主义、贸易保护等已成为美国大选的热门关键词。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一致表示,如果当选将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唐宜红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整体经济不景气、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逆差、产业转型和业务外包造成的工作岗位流失、底特律等传统制造业城市的衰退以及美国大选等因素,都使美国近期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 .

除美国外,整体经济形势好于美国的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很强。唐宜红认为,欧盟贸易保护主义趋强的原因,主要是欧盟外贸,特别是对部分亚洲经济体贸易逆差扩大及欧盟内部一贯强大的保护主义势力的推动。不过,欧盟贸易政策的制定比单一国家复杂,在反倾销案件中,其内部分歧也很大。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也承认,全球经济减速将不利于多哈回合谈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唐宜红教授认为,今年的多哈回合谈判很可能没有结果。美国前贸易代表处官员帕林认为,在全球经济放缓的不利条件下,各国应从技术上继续推进多哈回合谈判,以期经济、政治气候回暖后实现谈判成功。

脱钩 新兴经济体将受影响 IMF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化的特点是,出口的构成和目的地更为多样化。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出口量相对于实际GDP的比重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稳步增长,亚洲已超过20%。”世界银行1日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也指出,东亚经济得益于地区内部贸易的发展和与美国以外其他市场贸易的扩大。数据表明,去年东亚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增幅高达17%。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此前指出,由于区域内贸易和投资不断增长,亚洲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降低。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支持下,即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亚洲经济也不会遭受重创。

“脱钩理论”认为,新兴经济体有望不受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影响。这给新兴经济体错误的安全感,事实上,全球化已将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IMF预计,今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由去年的9.7%降至8.2%,中国和印度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9.3%和7.9%。IMF认为:“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表现依赖发达国家商业周期的程度降低了,但外溢效应并未完全消失 .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金立群认为,尽管亚洲区内经贸关系得到强化,在一定程度有助于缓和世界经济放缓造成的冲击,但这种内部融合不具备很强的独立性。亚洲仍依赖欧美的最终产品场。
世界银行也认为,新兴经济体的确已构成发达国家增长放缓的一股抗衡力量,但新兴经济体仍难以完全与发达国家脱钩。事实证明,美欧金融风险外溢和经济减速,已成为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的主要不确定因素 .

虽然次贷危机对新兴经济体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危机引发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全球金融市场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以及对基本投资预期收益的调整,将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这从近期亚洲股市暴跌中便可见一斑。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何帆博士认为,随着投资者不断重估美国和全球金融风险,新兴经济体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将会面临国际热钱迅速流进和流出的考验。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泰森认为,如果美国经济大规模衰退,全球经济都难幸免;如果美国经济轻度衰退,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抵补力量。

没有评论:

0

easy-forex-trading-08 | seo-news-2008 | forex3003 | lawyer-lookingforalawyer | earnmoneyonline-earn | forexautotrading-forex | forex-trade-2008 | forex-trading-forex-trading-08 | forextrading071 | forex3003